2025年上半年中国货架行业概况

作者: 河源市九州货架 日期: 2025-07-19 18:02:09 人气: - 评论: 0

2025年中国货架行业发展全景分析:市场规模、技术演进与区域格局洞察

 

 1 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

 

 1.1 总体规模与增长动力

 

2025年上半年,中国货架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稳健的发展韧性,整体市场规模延续扩张态势。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中,中国货架市场总规模已突破600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8.5%,尽管增速较前两年有所放缓,但仍保持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的增长态势。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子商务持续繁荣、制造业自动化升级加速以及新零售模式深化渗透三大核心驱动因素。其中,智能仓储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元,同比增长12%,为货架行业提供了强劲需求支撑。

 

- 电商与物流扩张:头部电商平台如京东、阿里巴巴持续扩大区域仓储网络布局,推动高密度存储货架需求激增。上半年电商仓储新增面积超过1800万平方米,直接带动货架采购量增长15%以上。

  

- 制造业升级需求:在《中国制造2025》战略深入推进背景下,制造企业对自动化仓储系统的投入持续加大。汽车、电子等行业龙头加速智能工厂建设,带动重型货架和自动化立体库货架销售增长12.3%

 1.2 增长压力与结构调整

 

尽管市场总量保持增长,行业内部却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。传统标准货架市场增长乏力,部分品类甚至出现量增价跌现象。2025年上半年,普通重型货架平均售价较2024年同期下降2.46%,延续了过去两年累计超过6% 的下降趋势。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三方面压力:

 

- 产能过剩风险:低端货架领域同质化竞争加剧,导致价格战频发。据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调研,54家主要货架制造企业中,约35% 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,产能利用率低于70%

 

- 成本压力上升:虽然钢材价格持续走低(2025年上半年角钢均价3552/吨,较2020年累计下降33.91%),但人工成本占比从二十年前的不足5% 上升至10% 以上,大幅挤压企业利润空间。

 

- 投资周期波动:电商行业增速放缓导致部分头部企业暂停或取消新仓库建设项目,直接影响货架需求。2024年自动化立体库货架销售额同比仅增长0.54%,远低于往年15% 以上的增速水平。

 2 细分市场表现

 

 2.1 重型货架:制造业升级的核心载体

 

重型货架作为工业领域的基础存储解决方案,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:

 

- 市场规模:重型货架领域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,占整体货架市场的35% 左右,继续位居第一大细分品类。其中,应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重型横梁式货架增长最为显著,单系统最大承重能力已突破8/层,在重型货物存储领域的渗透率达到63.2%

 

- 需求结构:从需求端看,制造业仍是重型货架的最大应用领域,贡献了45% 的采购量;电子制造业需求占比15%,位居第二;食品饮料行业以12% 的份额位居第三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仓储需求异军突起,上半年同比增长22%,成为重型货架市场的新增长点。

 

- 技术创新:模块化设计成为行业主流,主副架组合系统通过优化结构连接方式,显著提升了仓库空间利用率和货架稳定性。部分领先企业推出的可调节横梁系统,允许用户根据存储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层高,大幅提升了货架系统的适应性和使用寿命。

 

 2.2 商超货架:智能化与场景化创新前沿

 

商超货架领域在零售业态变革推动下,正经历从被动展示工具向智能营销平台的转型:

 

- 市场规模:2025年商超货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亿元,其中智能化货架贡献超过30% 的增量。电子价签(ESL)在头部商超的渗透率达到40%,驱动IC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6.94% 的高位。

 

- 业态创新:不同零售场景对货架的需求呈现高度差异化特征:

  - 便利店场景:小型化、模块化货架需求同比增长12%,适应小型店铺快速扩张需求

  - 社区生鲜店:冷链货架需求激增,防腐通风技术要求提升,带动特种货架增长18%

  - 适老化改造:低位陈列、安全防撞设计的适老化货架需求上升,受益于“银发经济”政策支持

 

- 技术融合:5G+AI驱动的“无人货架”在便利店场景覆盖率已达30%,实现自动补货与动态定价功能。领先企业如南京音飞储存设备公司通过AI视觉与物联网技术整合,帮助零售商实现库存实时管理,降低人工成本30% 以上。

 

表:2025年上半年商超货架细分市场表现

 

| 细分品类 | 市场规模(亿元) | 同比增长(%) | 主要应用场景 | 技术特征 |
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

| 电子价签系统 | 28.5 | 25.7 | 大型商超、便利店 | 无线通信、低功耗显示 |

| 冷链专用货架 | 19.2 | 18.3 | 社区生鲜店、冷链物流 | 防腐涂层、通风设计 |

| 无人零售货架 | 15.8 | 32.6 | 无人便利店、写字楼 | 重力感应、RFID识别 |

| 适老化货架 | 8.7 | 21.5 | 社区超市、老年服务中心 | 低位设计、防撞包边 |

 

 2.3 智能货架:行业增长新引擎

 

智能货架系统作为技术融合的创新载体,正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:

 

- 市场表现:2025年上半年智能货架销售额突破65亿元,同比增长25%,增速远高于传统货架品类。其中,集成RFID技术的智能仓储系统表现最为突出,帮助客户实现库存准确率99% 以上,损耗率降低40%

 

- 技术整合:领先企业正构建“硬件+软件+数据服务”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:

  - 数据融合:货架系统与企业ERP打通,库存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0%

  - 动态优化:AI算法实时优化商品陈列方案,推动门店坪效提升15%-20%

  - 全链路追踪:从仓库到销售终端的全流程商品追踪,减少断货损失

 

- 应用拓展:智能货架应用从传统零售向多元场景延伸:

  - 工业领域:与AGV、穿梭车集成的智能仓储系统在汽车制造业渗透率达45%

  - 医药行业:符合GMP标准的智能温控货架在疫苗存储领域增长30%

  - 跨境物流:高密度可调节智能货架满足跨境电商仓储定制化需求

 3 技术演进方向

 

 3.1 智能化升级

 

货架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正从单一功能创新向系统级解决方案迈进:

 

- 物联网融合:2025年上半年,约45% 的新增仓储货架集成了物联网传感器,实现对货物位置、库存数量和保质期的实时监控。通过5G网络将采集数据传输至云端分析平台,企业可动态优化补货策略,库存周转效率平均提升30% 以上。

 

- 人工智能应用:深度学习算法在货架布局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。沃尔玛中国实施的AI陈列优化系统,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和顾客动线,自动生成高转化率的商品陈列方案,试点门店销售额提升12.7%。在仓储领域,AI算法可预测存取作业峰值,优化堆垛机调度策略,使立体库作业效率提升25% 以上。

 

- 机器人集成:货架与物流机器人的协同作业成为智能仓储新标准。极智嘉等企业推出的“货架到人”解决方案,通过自主移动机器人将货架运至拣选工作站,减少人员走动70%,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倍。

 

 3.2 新材料应用

 

材料创新正在重塑货架产品性能边界与环保特性:

 

- 轻量化突破: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端货架中的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。与钢材相比,碳纤维货架自重减轻40%,承重能力提升25%,在冷库等特殊环境中耐腐蚀性显著提高。尽管当前渗透率不足5%,但随着规模化生产成本下降,预计2030年渗透率将提升至22%

 

- 绿色材料革命:环保压力下,可回收材料应用比例大幅提升:

  - 可回收钢材:使用率达到60%,较2020年提升20个百分点

  - 改性塑料:在冷链场景广泛应用,耐腐蚀性提升且成本降低10%

  - 再生材料:部分企业推出“零碳货架”概念,再生材料占比超30%

 

- 复合结构设计:混合材料货架成为新趋势。某头部企业研发的“钢塑复合立柱”结合钢材强度与塑料的耐腐蚀性,在食品仓储场景使用寿命延长50%,维护成本降低35%

 

 3.3 设计创新

 

货架设计理念正经历从标准化产品向用户中心解决方案的转型:

 

- 模块化架构:采用标准接口+可变模组的设计理念,用户可根据业务变化灵活调整货架结构。某国际品牌推出的“乐高式货架系统”,通过标准化连接件实现快速重组,仓库改造时间缩短60%,空间利用率提升15%

 

- 人因工程深化:商超货架设计中融入行为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研究成果:

  - 黄金视线层:依据顾客自然视线高度优化商品陈列位置,高利润商品展示率提升40%

  - 触觉引导设计:通过材质纹理引导顾客触摸商品,互动率提高25%

  - 无障碍设计:低位展区与轮椅友好通道满足全客群需求

 

- 场景定制化:针对特定场景的深度定制解决方案:

  - 医药冷链货架:集成温度监控与通风系统,符合GSP认证要求

  - 危险品存储货架:防静电、防火花设计,通过国家安全认证

  - 艺术品展示货架:恒温恒湿与防紫外线保护

 

表:2025年货架行业主要技术创新方向及应用效果

 

| 创新方向 | 代表性技术 | 应用场景 | 效益提升 |
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

| 智能物联 | RFID实时盘点 | 零售仓储 | 库存准确率99%,损耗降40% |

| 轻量化材料 | 碳纤维复合材料 | 冷链、高空仓储 | 自重减40%,承重+25% |

| 人因设计 | 动态视线优化 | 商超陈列 | 高利润商品销售+30% |

| 模块化系统 | 无工具拆装结构 | 多品类仓储 | 重组效率提升60% |

| 绿色制造 | 再生钢材工艺 | 全场景 | 碳足迹减35%,成本降8% |

 4 区域发展格局

 

 4.1 国内区域市场分化

 

中国货架市场呈现明显的区域梯度发展特征,不同区域差异化需求为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:

 

- 东部引领:华东、华南地区继续占据全国货架需求60% 以上份额,是高端智能货架的主战场。长三角、珠三角制造业集群的自动化升级需求旺盛,推动重型智能货架销售增长15%。广东省政府提供每平方米300元的一次性补贴,支持物流企业建设改造立体仓库。

 

- 中部崛起:华中地区依托产业转移红利,货架需求增速达15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武汉、郑州等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加速,带动仓储设施投资增长20% 以上。湖北省实施的“仓储智能化三年行动”计划,推动区域内智能货架渗透率快速提升。

 

- 西部追赶:西部地区受益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和陆海新通道建设,大型物流枢纽项目密集开工。成都、重庆、西安等城市仓储用地供应量增长25%,带动货架基础需求。但受限于技术人才和供应链配套,高端智能货架渗透率不足东部地区的50%

 

 4.2 海外市场拓展

 

中国货架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,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开辟新增长空间:

 

- 东南亚突破:受制造业转移及RCEP贸易协定红利释放影响,东南亚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海外区域。2022-2024年中国对东南亚货架出口复合增长率达27%,其中越南、泰国增速超30%。本土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加速市场渗透,如音飞储存收购泰国当地品牌,实现渠道下沉与产能转移。

 

- 欧美高端市场:面对欧美传统巨头的竞争,中国企业采取技术差异化策略:

  - 性价比优势:同等技术规格产品价格较欧美品牌低20-30%

  - 定制化能力:快速响应特殊需求,交货周期较国际品牌缩短40%

  - 绿色认证:通过欧盟CE、美国UL认证的环保货架产品增长35%

 

- 新兴市场探索:中东、非洲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带来新机遇:

  - 中东电商仓配:迎合电商平台扩张需求,提供高温适应型货架

  - 非洲资源开发:为矿业、农业企业定制重型存储方案

  - 拉美冷链建设:伴随生鲜出口增长,冷链货架需求上升

 

表:2025年中国货架企业海外拓展重点区域对比

 

| 区域市场 | 增长潜力 | 主要驱动因素 | 进入壁垒 | 中国优势 |
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

| 东南亚 | ★★★★★ | 制造业转移、RCEP红利 | 中低 | 地理邻近、成本优势 |

| 欧洲 | ★★★☆☆ | 绿色物流、自动化升级 | | 技术性价比、交付速度 |

| 北美 | ★★★☆☆ | 供应链重组、近岸外包 | | 模块化设计、大规模定制 |

| 中东 | ★★★★☆ | 电商繁荣、免税政策 | 中高 | 高温适应技术 |

| 非洲 | ★★☆☆☆ | 基础设施建设、资源开发 | | 价格优势、政府合作 |

 5 企业竞争态势

 

 5.1 市场集中度提升

 

货架行业正经历从“分散竞争”向“寡头主导”的格局转变:

 

- 头部效应:行业集中度CR10(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)提升至55%,较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。诺力股份以15% 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,2024年销售额达57.75亿元;音飞储存紧随其后,市场份额12%,销售额46.2亿元。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加速扩张,如兰剑智能2024年收购三家区域性货架企业,产能提升40%

 

- 梯队分化:行业形成清晰的三大梯队格局:

  - 第一梯队:年营收超20亿元,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,聚焦智能仓储整体解决方案

  - 第二梯队:年营收5-20亿元,深耕细分领域,如冷链货架、危化品存储等特种需求

  - 第三梯队:年营收5亿元以下,聚焦区域市场或标准化产品,面临转型压力

 

- 盈利分化:不同梯队企业盈利能力差距拉大。第一梯队企业净利润率保持在10-12%,而第三梯队企业普遍低于5%,部分企业陷入亏损。技术投入差异是导致分化的核心因素,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5% 以上,而中小企业普遍不足2%

 

 5.2 竞争策略演变

 

面对市场变革,不同类型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路径:

 

- 头部企业生态化布局:领先企业构建“货架+”生态系统:

  - 软件增值:诺力股份将WMS系统与智能货架捆绑销售,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5%

  - 数据价值:今天国际通过货架物联网采集数据,提供供应链优化增值服务

  - 金融赋能:推出设备租赁模式,降低客户初始投入30%

 

- 中小企业专业化深耕:区域性企业聚焦细分市场需求:

  - 垂直领域:云南昌盛货架专注东南亚特色农产品仓储,定制高通风热带货架

  - 特殊场景:多家中小企业开发抗震货架满足日本、智利等地震多发区需求

  - 服务创新:提供“设计-安装-维护”一体化服务,增强客户粘性

 

- 价格策略调整:市场竞争加剧促使灵活定价:

  - 高端产品:智能货架溢价空间达30-50%,维持较高毛利

  - 传统产品:基础款货架价格战激烈,利润率压缩至5% 以下

  - 租赁模式:中小商超货架租赁渗透率达15%,降低客户初始投入

 

 5.3 盈利挑战应对

 

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背景下,企业积极探索降本增效新路径:

 

- 智能制造升级:头部企业加速生产自动化改造:

  - 焊接机器人:在立柱生产环节普及率达45%,效率提升3

  - 喷涂中心:自动化粉末喷涂线减少油漆浪费30%,环保达标

  - 柔性生产线:模块化设计支持小批量定制化生产,换型时间缩短70%

 

- 供应链优化:

  - 上游整合:多家企业入股钢材加工厂,原材料成本降低8%

  - 集群效应:长三角、珠三角形成货架产业集聚区,配套半径缩短至50公里

  - 数字管理:ERP系统实现订单、生产、物流全流程可视化,库存周转率提升25%

 

- 服务模式创新:

  - 远程运维:5G+AR技术实现货架故障远程诊断,维修响应时间缩短60%

  - 订阅收费:智能系统按年订阅收费,稳定企业现金流

  - 共享货架:社区商超试点可循环共享货架,降低中小店主成本

 

 6 政策环境影响

 

 6.1 支持性政策赋能

 

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为货架行业创造有利发展环境:

 

- 智能仓储战略:《“十四五”现代物流发展规划》明确将 智能仓储 列为重点工程。2024年中央财政投入 1250亿元 支持智能仓储设施建设,同比增长 18.6%2025年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至 1400亿元。地方政府配套政策密集出台,如浙江省设立 50亿元专项资金 支持企业仓储设施升级。

 

- 税收优惠激励:国家税务总局2024年推出税收新政,企业购置立体货架及自动化设备可享受 15% 企业所得税减免。广东、江苏等省份叠加地方补贴,企业智能化改造实际成本降低 20-30%,显著提升投资回报率。

 

- 标准体系建设: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《立体货架设计与安装规范》,统一了货架设计参数、承载能力、安全性能等技术要求。新标准实施半年内,全国新增符合标准的立体货架面积超 1500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 22.7%,行业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。

 

 6.2 环保法规约束

 

环保政策趋严倒逼行业 绿色转型:

 

- 材料循环要求:生态环境部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修订案要求货架制造企业 回收利用废旧钢材比例不低于65%2025年上半年行业达标率已达 60%。部分领先企业如上海精星开发的 可100%回收货架系统,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溢价 15%

 

- 制造过程管控:2025年起实施的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对喷漆工序提出更严格要求,推动行业 水性漆使用率 从 40% 提升至 75%,粉末喷涂技术普及率超 90%。未达标企业面临限产风险,加速落后产能出清。

 

- 全生命周期管理:《产品生态设计导则》要求货架企业提供 碳足迹报告,头部企业已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报废回收的 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。某企业推出的“零碳货架”单件产品碳减排 35%,获得国际品牌商青睐。

 

 7 未来趋势展望

 

 7.1 短期调整与长期机遇

 

2025年下半年,货架行业将在 结构性调整 中孕育新机遇:

 

- 市场整合加速:预计将有 20% 的中小货架企业面临并购重组或退出市场,行业集中度CR5有望提升至 40%。整合重点集中在 同区域产能优化 和 技术互补型并购,如智能系统企业与传统货架制造商结合。

 

- 技术融合深化:AI与物联网技术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:

  - 预测性维护: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提前发现结构隐患,事故率降低 50%

  - 数字孪生应用:仓库数字模型指导货架布局优化,空间利用率提升 20%

  - 人机协作:AR眼镜辅助人工拣选,效率提升 40%

 

- 全球化2.0战略:中国货架企业从“产品出口”转向“本地化运营”:

  - 东南亚本地化:在越南、泰国设立生产基地,规避贸易壁垒

  - 欧洲技术并购:收购德国、意大利专业公司获取高端技术

  - 标准输出:参与国际货架安全标准制定,提升话语权

 

 7.2 新兴增长点

 

创新型应用场景将开辟 增量市场空间:

 

- 新能源仓储:动力电池存储需求爆发式增长:

  - 防爆设计:满足锂电池存储安全要求,防火等级提升

  - 可拆卸结构:适应电池型号快速迭代

  - 温控系统:维持最佳存储温度区间

 

- 城市微仓储:新零售催生 分布式仓储网络:

  - 社区前置仓:高密度可调节货架满足多品类存储

  - 无人微仓:集成安防监控的自动化货柜

  - 屋顶农场仓:适应生鲜垂直种植的立体架体

 

- 循环经济模式:货架即服务(RaaS)模式兴起:

  - 共享租赁:标准化货架循环使用,降低中小企业成本

  - 翻新再制造:旧货架检测翻新,成本降低 40%

  - 材料银行:建立钢材回收网络,实现闭环利用

 

2025年中国货架行业在 挑战与机遇并存 的环境中加速转型。企业需在 技术创新、成本管控 和 市场响应 间寻求平衡,通过 智能化升级、绿色转型 和 全球化布局 构建新竞争优势。行业整体将从 规模扩张 转向 高质量发展,为物流现代化和供应链升级提供坚实支撑。


相关内容

发表评论
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)
暂无评论

Copyright © 2015-2021 河源市九州货架 Inc. 保留所有权利。

页面耗时0.0355秒, 内存占用964.49 KB, 访问数据库12次

粤ICP备2022155568号